中国熊猫支援:全球参与巴勒斯坦人道与民族解放行动纪实(2024年8月—2025年8月)
- 小轩 李
- 5天前
- 讀畢需時 11 分鐘
张可宁 撰稿 | 2025年8月15日
2023年10月7日加沙“阿克萨洪水”行动爆发后,全球反战浪潮持续涌动,各地民众纷纷组织抗议,反对美国支持下以色列对加沙的入侵。然而在这场全球声援中,一个关键缺口始终存在——全球南方国家的声音长期被西方主导的主流媒体与反战运动边缘化,其中来自中国的声音更常被刻意排除在外。
事实上,中国对巴勒斯坦的支持有着深厚根基:早在1965年,中国便正式承认巴勒斯坦;半个多世纪以来,从政府层面的援助到民间社会的捐助,这份支持从未中断。进入社交媒体时代,中国网民在抖音等平台上对巴勒斯坦的声援更形成规模,使中国成为全球范围内规模最大的亲巴勒斯坦舆论群体之一。但受制于语言文化壁垒、固有偏见与种族歧视,加之美西方在国际人道体系中的结构性排斥,中国及南方国家的立场与行动,始终难以在全球舞台上被清晰听见,甚至不少巴勒斯坦相关组织与会议,都面临“不知如何邀请中国代表发声”的困境。
不过这一局面在过去一年逐步改变。作为“中国熊猫支援”代表,李小轩先生受邀出席多场由巴勒斯坦人及其盟友在全球南方国家举办的团结会议,得以向国际社会传递中国人民的立场与努力。本文将聚焦2024年8月至2025年8月这一年——一段跨越亚洲、欧洲、非洲、北美与南美的行动历程,包括线上研讨会、国际论坛、跨国联盟成立大会及中东核心会议在内的多项国际活动。全程记录中国基层力量走出国门,在加沙人道援助与国际协作中,为巴勒斯坦民族解放事业贡献独特声音与实干力量的足迹。
一、中国(线上):聚焦中国对巴勒斯坦的贡献
2024年8月14日晚,美国爱好和平、支持巴勒斯坦民主解放的人士主办哔哩哔哩-腾讯视频会议,参会人数约几百人。参会嘉宾包括李小轩和当前在中国的加沙人约瑟夫(Yousef)。在以色列入侵后,约瑟夫被困加沙,在中国朋友糖糖与抖音爱心网友帮助下,于2024年4月7日筹足埃及签证资金,从加沙撤离至开罗;6月,李小轩等人在开罗与他会面交流;8月1日,约瑟夫抵达中国,并已顺利安顿下来。

会议主要介绍熊猫支援团队2024年6月第二次赴埃及开展加沙医疗人道主义行动的经历,包括拜访当地救援团体、向埃及当地组织捐赠物资等;约瑟夫也分享了自身从加沙逃离至中国的历程,以及在中国网友、糖糖等帮助下,在加沙难民营建立医疗救济站的情况。

二、南非:自由巴勒斯坦会议
2024年10月17日至20日,在9月埃及加沙人道主义之旅、10月中旬中国新疆实况调查之旅后,李小轩前往南非开普敦,参加“自由巴勒斯坦”会议。该会议及集会由圣城基金会(Al-Quds)南非分会组织,为期四天,核心是谴责美国支持的“以色列”对加沙人民的种族灭绝与种族清洗行为。圣城基金会是黎巴嫩国际慈善组织,因声援抵抗运动遭以色列攻击、美国制裁,其南非分会为注册非政府组织,获当地组织支持,已故南非总统曼德拉的孙子亦是支持者。

10月18日室内会议约数百人参加,10月19日室外集会达上千人;含李小轩在内,全球十几位嘉宾参会并演讲。大会围绕支持巴勒斯坦民族解放运动、反对以色列入侵加沙和黎巴嫩、支持抵抗运动等议题,氛围热情高涨。

作为唯一获邀发言的中国代表,李小轩代表中国熊猫支援发声,既阐明了中国始终支持巴勒斯坦人民斗争的立场,也着重强调:世界人民凝聚一心,便能铸就不可战胜的团结伟力。

三、俄罗斯:雅尔塔国际论坛2024
2024年11月6日至7日,李小轩以中国熊猫支援和中美民间交流协会(China-US Solidarity Network)名义代表中国,参与在俄罗斯莫斯科举办的雅尔塔国际论坛2024。该论坛原为俄罗斯每年举办的声援克里米亚活动,该年特别邀请支持巴勒斯坦斗争的各国进步人士,增设巴勒斯坦分会场。

论坛由成立于1990年代的莫斯科国际问题智库——俄罗斯地缘政治问题学院主办,虽形式正式,但属非政府学术会议,无俄罗斯政府官员直接参加,在俄乌冲突及复杂国际政治形势下,更便于国际嘉宾参与。本次论坛吸引约100人参与,参会者以俄罗斯及克里米亚代表为主;海外嘉宾约20人,其中包括李小轩所在的3名中国代表团成员,另有奥地利、黎巴嫩、叙利亚、印度、伊朗、尼泊尔及部分欧洲国家代表出席。

论坛核心议题为构建对克里米亚的民间支持。2024年新增多项议题,涵盖反对西方霸权与制裁,依托金砖国家机制和与中、俄等全球主要大国合作,打破西方-美国国际霸权秩序,同时将支持巴勒斯坦人民的斗争列为补充议题。

李小轩在会上就中国支持巴勒斯坦人道主义行动的原因发表观点,并接受伊朗电视台采访。此次行程仅三天,他在莫斯科短暂参观后发现,与西方宣传不同,美西方制裁下的莫斯科生活安全、和平且繁荣。
四、委内瑞拉:国际巴勒斯坦团结大会
2024年11月29日至30日,委内瑞拉首都卡拉卡斯,中国熊猫支援代表李小轩受邀出席当地“国际巴勒斯坦团结大会”。此次活动含两场会议,其一为前期启动的国际反法西斯会议。该会议有全球70国约1000人参与,是委方7月起系列性国际反法西斯、支持巴勒斯坦会议之一,旨在团结进步力量、建全球反法西斯联盟,应对欧美及以色列主导的帝国主义势力破坏和平。

会议氛围热烈,除主题演讲外,设集市与反法西斯文艺表演,参与者载歌载舞传递革命乐观精神。李小轩会上见到古巴革命英雄切・格瓦拉(Che Guevara)之女等新旧友人,作为现场少数亚洲代表及唯一中国代表,他期待更多中国进步人士参与。

11月29日,“国际巴勒斯坦团结大会”在卡索纳文化中心召开,由委内瑞拉政府、西蒙玻利瓦尔研究所及全球返回巴勒斯坦运动组织主办,52国150余个组织约200名代表出席,重申委方反对犹太复国主义种族灭绝的立场。委内瑞拉总统马杜罗(Maduro)出席并压轴演讲,他在演讲中重申对巴勒斯坦的支持,结合委方颜色革命、自身五次遇刺经历,揭露以色列犹太复国主义关联,谴责以方占领罪行并警告侵略升级,并指出巴勒斯坦事业是全球人道主义核心、人类团结的正义之举。
此次大会充分体现了委内瑞拉革命浪漫乐观主义,艺术表演激励与会者对正义未来充满希望,也生动展现了“世界人民大团结万岁”的精神。

五、土耳其:“全球反对占领巴勒斯坦联盟”成立大会
2025年1月24日至25日,来自世界各地的法律专家、人权活动家和巴勒斯坦侨民代表齐聚土耳其伊斯坦布尔,召开“全球反对占领巴勒斯坦联盟”(Global Coalition Against Occupation of Palestine)成立大会。此次会议宣布成立由中东和欧洲巴勒斯坦侨民专业人士及国际社会进步人士组成的新型智库,旨在揭露以色列犹太复国主义者在巴勒斯坦,特别是在加沙地区所犯下的占领和种族灭绝罪行,并推动媒体斗争和法律行动以实现国际正义。
大会强调,联盟的核心目标是提高全球对加沙人道主义苦难的认知,团结世界各地法律和人权力量,推进正义、为幸存者发声并终结种族灭绝;同时,深入讨论追究战犯责任的法律途径,提高国际社会对国际司法重要性的认识,以解决以色列在巴勒斯坦的人权侵犯问题,促进法律专业人员围绕相关议题交流专业知识与问责策略,并最终建立国际支援联盟,共同捍卫加沙的受害者。
中国熊猫支援代表李小轩应邀出席大会,并当选为联盟首届过渡理事会成员,成为唯一来自中国的理事。

大会还通过了首个为期120天的联合行动计划,其中包括:利用多语言媒体平台与独立传播渠道扩大国际影响;推动联合国依宪章第七章对以色列实施制裁;支持“全球抵制、撤资和制裁(BDS)运动”并对相关银行系统发起抵制;协助各国人道与医疗援助进入加沙;建设数字档案以保存巴勒斯坦声音与证据;收集以色列种族灭绝和种族清洗罪行的证据;关注青年和学生群体;通过街头行动、文化和艺术活动提升国际社会的声援氛围。
此次大会的召开标志着全球民间社会在法律与人权战线上进一步汇聚力量,形成了一个跨区域、跨专业的国际联盟,为支持巴勒斯坦人民争取正义与自由注入了新的动力。
六、线上研讨会:“全球团结呼吁:加沙人道援助”
2025年7月17日,由中国熊猫支援主办、纽约国际行动中心(IAC)协办的线上研讨会“加沙人道援助与和平行动英雄奖”汇聚了来自全球的人道组织与和平行动者。会议由李小轩与Sara Flounders共同主持,表彰加沙援助杰出贡献者并凝聚对人道工作的支持,强调基层组织在援助中的核心作用。李小轩强调,熊猫支援作为中美华人社区发起的组织,致力于连接全球正义运动,让巴勒斯坦、全球南方及有色人种社区的援助组织被看见。

苏丹籍人道工作者Mohamed Alfadul揭示加沙医疗系统的崩溃,医院停止运营,超1400名医护人员遇难,大量基础药品和医疗物资耗尽,北部加沙1/3的儿童严重营养不良,他呼吁国际社会施压保护医护、开放边境并资助一线组织。中国大学生许先生表示,中国民众愿支援加沙却缺可信渠道,而熊猫支援组织作为桥梁,通过实地考察确保援助到位,已动员中国人民捐款并计划扩大影响力。阿拉伯国际传播与团结中心的的Nabil Hallak回顾 “自由舰队(Freedom Flotilla)” 遭以色列阻挠事件,谴责美以政策导致加沙和黎巴嫩流血冲突,呼吁效仿 “生命线5号(the Lifeline 5)” 行动开展跨境援助;全球反巴勒斯坦占领联盟的Hanan Aroree则谴责以色列及西方的共谋,并倡议跨国团结行动。

闭幕时,与会者一致强调“行动比眼泪更有力量”,认为保卫巴勒斯坦就是保卫全人类。李小轩承诺为全球医护者组织等发起新筹款。
七、美国多地相关会议
2025年的数月间,美国各地每几天便会举办由社区、少数族裔组织的加沙声援集会,以下为李小轩先生参与的部分会议。
2025年4月26日 纽约:“为解放发声” 巴勒斯坦主题活动
该活动由“粉红代码纽约分会”(Code Pink NYC Chapter)举办,该分会是女性主导的反战活动组织,成员多为少数族裔及年轻激进的美籍穆斯林女性。活动包含巴勒斯坦艺术表演、音乐演出及政治教育讲座,同时为加沙施粥所(Gaza Soup Kitchen)和“中东儿童联盟——和平MECA”(MECA for Peace)筹款,目的是凝聚社区力量、提升公众对巴勒斯坦议题的关注,并揭露美西方对巴勒斯坦民族解放运动的系统性抹黑。
文化表演后举行了政治小组讨论,核心议题为“为何美国人可被称为全球受宣传影响最深的群体”——大众被误导认为能通过美国媒体获取最优、最真实、最客观的信息,且拥有自由思考与表达的权利,但事实并非如此。四位发言人分享了美国企业媒体如何负面影响公众对巴勒斯坦议题的看法,李小轩受邀发言,探讨美西方媒体如何抹黑并忽视加沙种族灭绝事件。

2025年5月1-4日 巴尔的摩:“犹太人为和平发声”(JVP)全国成员会议
2025年5月2日,李小轩在巴尔的摩会议中心参与了此次会议,他可能是该场次唯一的中国参会者。他也有犹太裔血统,但此次参会希望联结多元群体,包括反对以色列在加沙实施种族灭绝的反犹太复国主义美籍犹太活动网络。
2025年7月25-27日 拉斯维加斯:“退伍军人和平组织”全国大会
2025年“退伍军人和平组织”(VFP)全国大会为期三天,在拉斯维加斯内华达大学(UNLV)举办,是该组织自六年前新冠疫情后首次线下会议,约160人参会。李小轩并非退伍军人,但曾担任太平洋电台(Pacifica Radio)战地记者,以盟友身份成为VFP准会员并参会。
参会者包含反对战争、倡导社会正义的退伍军人及准会员,他们的行动多与美国发动的阿富汗、伊拉克战争,以及近期美国支持以军入侵加沙、实施种族灭绝的事件紧密相关。大会特邀多位重磅发言人,包括知名反战人士Mary Ann Wright、曾被美军错误贴上“中国塔利班”标签并遭非法关押的华裔军人James Yee,还有VFP现任执行董事Michael T. McPhearson——李小轩与其中多位人士相识已逾20年,情谊深厚。
7月25日会议开幕前,参会者于清晨7点集体乘坐巴士前往拉斯维加斯警察局,举行抗议集会,反对警方与美国移民海关执法局(ICE)勾结开展移民突袭行动。这一行动充分彰显出,退伍军人群体不仅坚定反对战争暴力,更积极为移民权利发声,致力于推动全民正义的实现。
会议设置多场不同主题的发言环节:上午场次中,退伍军人们结合亲身经历,分享了越南战争的惨痛记忆,揭露了特朗普政府对LGBTQI+群体美军人员权利的肆意破坏;次日则聚焦年轻一代退伍军人——20多岁的他们,因亲眼见证美国支持以色列在加沙实施种族灭绝的暴行,毅然选择成为拒服兵役者。
其中一位华裔年轻士兵的故事尤为动人:她两岁时从中国被美国保守右翼家庭收养,受家庭影响加入空军,后进入佐治亚理工学院攻读机械专业,2023年毕业之际恰逢以色列入侵加沙,这一事件对她触动极大,在深入了解VFP的理念后,她坚定成为反战士兵,并参与了VFP发起的、声援加沙人民的40天禁食活动。
晚间场次的尾声,还播放了巴勒斯坦纪录片《巴勒斯坦例外(The Palestinian Exception)》,影片以鲜明的反战立场和深刻感人的内容,引发全场强烈共鸣。李小轩在会后表示,此次集会兼具思想深度与情感温度,为他带来极大的启发。
八、中东核心会议:“第四届阿克萨呼吁国际大会”
2025年8月1日至4日,第四届“阿克萨呼吁”国际会议在伊拉克卡尔巴拉Al-Zahraa女子大学举办,主题为“从卡尔巴拉到巴勒斯坦:牺牲、自由与尊严的旅程”。大会选在什叶派阿舒拉节与阿尔巴因节之间举行,借宗教影响力号召全球什叶派社群声援巴勒斯坦,60余国超400人参会。
会议围绕“以政治法律机制应对灭绝战争”“推动国际力量打破封锁”“统一民间组织形成支持联盟”三大议题,探讨反得以色列侵略、为巴方提供援助等,中国人道主义组织熊猫支援派李小轩与许老师参会。8月3日闭幕式上,李小轩演讲将加沙局势与萨尔瓦多暴行对比,揭露以方用美制武器施暴、实施“饥饿游戏”式封锁,呼吁全球团结,并提及基层救援行动。

大会获Al Mayadeen、Al-Manar等多国媒体报道,中国熊猫支援因援加沙行动获特别赞誉并接受采访,最终以十条宣言收尾,支持巴方抵抗与解放,呼吁国际行动。

九、后记
尽管中国熊猫支援在资源上不足以与西方巨头匹敌,但正是这股“东方微光”,在全球多个民族与正义人民的会议中熠熠生辉,成为一道别样坚韧的风景。与此同时,加沙如今正处于人类良知的十字路口:饥荒持续蔓延,医疗系统崩溃,死亡人数不断攀升——自2023年10月以来已有超过 61,700 名巴勒斯坦人丧生,不少在争夺救援时被击毙;联合国警告,多年来人道援助几乎被“武器化”,援助通道频遭封堵;以色列计划占领加沙的消息,再次引发全球对战争法与国际公义的质疑。
正是在这样紧迫而艰难的现实中,燎原之火般的中国力量更显珍贵。它不仅是一种行动,更代表一种承诺——用跨越国界的人道之心,回应每一个被战争撕裂的生命。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在加沙的废墟中,从未像今天这样清晰而急迫:
唯有团结,才可抵御暴力;唯有人道,才能在绝望中照亮未来。

Comments